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,指的是金属材料在不同类型外力(如拉伸、压缩、冲击等)作用下,所表现出的抵抗变形和破坏的能力。这些性能是产品结构设计、材料选择及工艺评定的核心依据。
01
强度:
指材料抵抗永久变形和断裂的能力。常用指标包括:
屈服强度: 材料开始产生明显塑性变形时的应力值。这是绝大多数结构件设计的应力上限,是防止产品失效的关键指标。
抗拉强度: 材料在拉断前所能承受的最大应力值。它反映了材料承受最大静载荷的能力。
02
塑性:
指材料在断裂前发生不可逆永久变形的能力。常用断后伸长率和断面收缩率来衡量。良好的塑性意味着材料在加工时不易开裂,并在使用中能通过变形吸收能量,避免发生灾难性的脆性断裂。
03
硬度:
指材料表面抵抗局部塑性变形(如压入、划痕)的能力。它通常与材料的强度、耐磨性有直接关系,是检验产品质量、热处理工艺效果最常用的指标之一。
04
韧性:
指材料在断裂前吸收能量和塑性变形的能力,反映了材料抵抗冲击载荷的能力。高韧性的材料在受到冲击或震动时不易突然断裂,安全性更高。
05
疲劳强度:
指材料在承受重复或交变应力作用时,所能承受的应力极限。许多零件的失效(如轴、齿轮等)都属于疲劳断裂,因此该性能对在动态载荷下工作的产品至关重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