华南检测
优尔鸿信汽车
材料零部件测试中心
400 845 2188
手机:18676742563

颗粒物分析

 颗粒物分析定义  

颗粒物分析是指对零部件、油液或系统中存在的固体颗粒污染物进行物理特性(如尺寸、形貌、数量)及化学成分的定量与定性检测过程,旨在明确污染物的来源、分布规律及其对系统性能的影响机制。  

为何需要颗粒物分析?  

颗粒物的属性直接影响设备运行可靠性与失效模式:  

1. 尺寸与硬度:超标的硬质颗粒(如金属屑、石英砂)会加速运动副表面磨损,导致密封失效或轴承点蚀。  

2. 化学成分:含硫、氯元素的颗粒可能引发金属腐蚀,而导电性颗粒(如铜、铝)易造成电路短路。  

3. 纤维物质:纺织纤维或塑料碎屑可能缠绕旋转部件,干扰精密机械动作。  

通过分析颗粒物的属性,可精准定位污染源头(如加工残留、环境侵入或内部磨损),从而优化生产工艺、改进过滤方案或调整维护周期。  


颗粒物分析方法  

依据《ISO 4406油液颗粒计数法》《ISO 16232部件清洁度测试》及《ASTM D7687颗粒形貌表征》等标准,核心分析流程包括:  

1. 颗粒采集:采用膜片过滤法(孔径0.45~5μm)或离心浓缩法从清洗液或油液中提取颗粒。  

2. 尺寸分级:通过激光粒度仪(测量范围0.1~1000μm)或自动颗粒计数器划分粒径区间。  

3. 形貌观测:结合光学显微镜(放大倍率50~1000X)与扫描电镜(SEM)分析颗粒形状(球状、片状、纤维状)。  

4. 成分鉴别:利用能谱仪(EDS)检测元素组成,区分金属(铁、铜)、非金属(硅、钙)及有机物(塑料、橡胶)。  

5. 数据建模:基于统计软件生成颗粒尺寸分布曲线、成分占比饼图及三维形貌重建模型。  

该方法适用于发动机润滑油、液压系统、电子元件封装等场景的污染诊断与质量控制。  

优尔鸿信分析能力  

依托CNAS L0273认证实验室,配备:  

- 高精度检测设备:包括场发射扫描电镜(分辨率1nm)、全自动颗粒图像分析系统(识别精度±0.1μm)。  

- 标准化流程:实验全程在ISO 14644-1 Class 5洁净室中进行,避免二次污染。  

通过多维度颗粒物分析,可为客户提供污染控制策略制定、失效原因追溯及产品可靠性提升的量化依据。  

推荐阅读

环境清洁度检测

颗粒物成分分析

颗粒物分析

清洁度衰减实验